:
2025年7月24日,美元走势延续近期的复杂态势,在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,呈现出短期震荡、长期仍面临下行压力的特点。
从当日早盘情况来看,美元指数延续了前一交易日的部分走势特征。截至7月24日13时43分,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.1513,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.0034,跌幅为0.0475%,盘中最高触及7.1550,最低下探至7.1478。而在7月23日纽约尾盘,美元指数跌0.15%报97.20,非美货币多数上涨,欧元兑美元涨0.17%报1.1774,英镑兑美元涨0.36%报1.3582,澳元兑美元涨0.73%报0.6603,美元兑日元跌0.09%报146.5185,美元兑加元跌0.06%报1.3597,美元兑瑞郎涨0.06%报0.7926。
美元走势的短期震荡,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。一方面,贸易协议相关消息对美元形成了一定支撑。特朗普宣布与日本达成550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,其中包含15%的关税(低于此前威胁的25%)、日本采购美国飞机和大米,以及建立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美国等内容。这增强了投资者对跨境投资和贸易前景的信心,进而提振了美元。另一方面,市场对经济数据的期待也影响着美元走势。交易者正等待相关PMI数据以获取更明确的货币政策信号,若数据表现良好,可能会增强市场对美联储维持利率稳定或推迟降息的预期,从而利好美元;反之则可能加大美元下行压力。此外,政治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。特朗普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批评,以及美国财政部长提出审查美联储等事件,为美元走势增添了变数,使得市场情绪更加谨慎,交易员在操作上更为保守,导致美元短期波动加剧。
从长期来看,美元面临着较为明显的下行压力。2025年以来,美元指数已大幅走弱,截至6月末较上年末跌10.79%。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经济转弱,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冲击,使得美元信用受损,国际资本格局重构。根据OECD季度经济预测,2025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,而欧元区、英国经济增速提升,日本经济增速稳定,美国相对增长优势缩窄。同时,美国相对通胀压力更大,再通胀风险较高,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,这将导致美元指数承受贬值压力。此外,特朗普贸易政策损坏了美元环流体系,市场对美元的信心减弱,中长期来看,美元汇率是否将继续线性大幅下行虽还待观察,但总体趋势不容乐观。
技术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元的走势情况。美元指数短期内在97.18 - 97.99区间震荡可能性较大,50周期和100周期指数移动平均线表明短期有看跌趋向。若跌破97.18,可能进一步下探96.89和96.61等支撑位;而突破97.99则可确认趋势反转,打开上行空间。但从更长期的周线来看,美元指数60周均线已经拐头向下,代表着中长期趋势已经转变,预计上方阻力下移至102 - 104,理论上其下跌目标可能位于95左右,极限下跌点位甚至可达89。
综上所述,今日美元走势在短期受到贸易、经济数据预期和政治等因素影响,呈现震荡态势,而从长期来看,在经济形势变化、通胀压力和政策冲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,美元大概率将维持震荡偏弱格局。